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依托金融科技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以及金融科技推动各行业转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金融科技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与变革
- 2、金融科技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 3、金融科技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 4、如何发挥金融投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5、为什么说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呢?
金融科技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与变革
第一部分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如何理解金融科技?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波士顿咨询《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2017的定义:科技与金融融合为金融行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更多人群、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科技如何分类?
金融科技分类尚无一致的标准,依据监管政策文件分类,中国金融科技的分类包括:移动支付、网络借贷、数字货币、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智能投顾。
1.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状况
金融科技首先是以美国和英国为起点在海外兴起的,兴起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2008年金融危机后,传统金融机构遭遇信任危机。
(2)“千禧一代”的互联网原住民成为消费主力。
(3)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自2009年初,国际媒体对”金融科技“的报道累计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13年至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为宽口径投资形式,投资规模增长5.9倍。
可见, 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大热的发展趋势。
2.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
中国现已成为金融科技的第二大市场。 2013年至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的投资规模增长159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水平。尤其在移动支付和网络借贷两个领域,中国已是全球金融科技中的佼佼者。
金融科技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点驱动因素:
(1)金融需求。根据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人口占比和信用卡持卡人数占比的数据分析可知,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的覆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技术发展。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
(3)监管政策。政府对金融科技持开放和鼓励的政策,在支持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研发创新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对于金融风险的监管
3. 中美金融科技早期发展的不同模式
第二部分
金融科技对于传统银行业的“破坏性创新力量”
目前,一些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的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和业务领域都从C端和B端进行切入,开始深耕金融服务的新场景。
1. 以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为例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大关键能力
2018年,蚂蚁金服融资140亿美元,市场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约有8.7亿名活跃用户,国内活跃用户数量5.52亿名。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余额宝资产1.5亿元。
蚂蚁金服的产品之一“花呗”的业务和传统银行信用卡的业务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关键能力。
首先,是获客来源方面。“花呗”通过支付宝和淘宝进行流量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获客的成本,提高了吸引客户的效率。
其次,是用户体验方面。“花呗”通过在支付宝中链接多个场景,比如淘宝购物,电商平台消费,线下支付等,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
最后,是风控方面。“花呗”基于各类大数据建立了风控模型,具体到个人即为蚂蚁金服建立的“芝麻信用”。
“花呗”就是在这三个关键能力的驱动下,运用科技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数据积累和运用,并通过流量导入和数据分析来实现对长尾客户的覆盖和黏着。
2.以成都“新网银行”为例简析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模式
新网银行自称为一家“ 有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 ”,公司员工70%为IT人员,无线下网点,全为线上服务的形式。该公司只提供一款小额的消费贷款产品,该产品7天24小时全时段在线,且90%借款人无信贷记录,同时也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的风控模型。以这种模式在经过三年多的运营后,新网银行的业绩稳步提升,不良贷款的比率仅占0.48%,是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1/4;营业成本也十分低廉,每笔贷款小于20元。
3. 以消费金融为例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基于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可知,新兴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不仅是提供了新型的产品,更是创新出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科技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身份识别等底层技术,可以形成精准的客户画像。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结合消费的场景,保证更高的用户体验,甚至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可以归纳出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有如下不同。
4. 对传统金融业的威胁
金融科技提供的服务拥有更低的成本、更快的交易速度、更好的用户体验;金融科技可以带来新的用户、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模式。
麦肯锡2017年关于全球数字化银行战略实践和启示的分析报告中统计了1700家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户定位和产品,调查数据显示,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涉足了客户分类和产品业务分类的各个领域,基本上所有银行业务都涵盖。
这些金融科技银行领先传统银行的成功经验,无疑都在冲击着传统机构的发展,督促着传统金融行业的进一步革新。
第三部分
传统银行如何转型与变革
面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传统银行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进行数字化转型。全球多家数字化银行都将自己的战略目标调整为推动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进程。
1. 中国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我国的银行体系相关。
在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
作为先锋企业的是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
而后跟进的是国有银行及小部分股份制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
最后跟进的则为余下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
2.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
(1)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金融信息云服务,实施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2)与科技公司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投行,与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招商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中,走在最前列,从成立初始,便重视科技发展。
(1)战略转型目标。2017年,招商银行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转型目标,即打造金融科技银行。该目标从以下三点进行落实:
1)科技投入。2018年,招商银行的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78%;2019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3.72%,在整个银行业都是首屈一指的。招商银行甚至在2018年的年报中将“科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值高于3.5%”列入公司的章程。
2)组织架构。招商银行过去几年将零售金融这个业务部门进行重组,旨在架构灵活的创新团队。在整个架构中,尤其强调在IT开放方面,采用“传统+敏捷”的开发模式,从而使IT部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数据化能力支持前端部门实现快速迭代,继而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3)组织文化。招商银行着重建立开放、扁平、包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
(2)零售业务的大力发展。招商银行被称为“零售之王”,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打造“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两款App,根据2019年招商银行年报数据显示,这两款App的月活跃用户(MAU)达1.02亿,实现了92%的客户流量和80%的个人金融产品销售。招商银行通过这两大App实现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链接场景,加速产品的迭代。
4.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及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不仅是在某一个业务、产品和渠道的变化,而是整个思想的变化,是一种整体的转型。
要做到从原有的产品思维(业务分割、渠道分割、垂直型组织、内部IT系统、考核指标面向产品、风险文化)向用户思维(场景搭建、渠道协调、敏捷性组织、数据中台、考核指标面向用户、创新文化)改变。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VUCA时代,因此传统金融行业就要针对这个情况进行相应的战略规划,因此要确定如下几点:(1)如何打造敏捷性组织;(2)如何营造创新文化;(3)转型的方向与路径;(4)创新中的风险与管理。
5.金融体系面临的新风险
(1)伪科技金融风险。
(2)风控模型有效性风险。
(3)隐私侵犯、数据滥用风险。
(4)不确定性风险。
6.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1)平衡创新与规范。
监管强调风险管理和规范,要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要鼓励创新。因此我们要实现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从区域监管走向跨区域、跨境监管;从事后监管走向事前事中穿透式监管的转变。
(2)消费者教育与保护。
要做到加快金融科技的相关立法,保护数据的隐私权和归属权,实现大数据的使用、透明和公开。中国可以借鉴学习海外的经验,比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强数据保护立法,提高消费者数据权益保护意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于2019年发布了《数据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四部分
疫情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1. 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中国银保监会2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2020)15号文,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应赔尽赔快赔”。
(2)各大银行提供线上业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大而全的线上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对于线上医疗、教育等场景的接入等。
(3)产业金融数字化。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成为了行业的广阔前景。产业金融从原来传统银行的公司业务发展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延伸至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再到以企业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固定资产数字化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云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产业数字金融。
2. 威胁:银行业内分化加剧
(1)对金融业整体业绩的影响
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2)资产质量压力增大;
3)利润增速下行;
4)行业内分化。
(2)对中小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威胁更大
1)更大的业绩下滑压力;
2)金融科技投入不足;
3)金融科技人力不足。
第五部分
结束语
最后伊教授引用了田惠宁行长的一句话:“面对危机,积极拥抱变化,快速试错,快速学习,快速进化,才是应对危机最好的方***。”不论是对于银行、企业、组织,还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应该都适用同样的道理。
——《伊志宏教授讲座实录》
金融科技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这个问题有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数字化可以满足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实时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例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更全面、深入、实时的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更有力的业务决策和风险防范支持。此外,数字化可以支持金融创新和业务模式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价值。
01.数字化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金融服务通常需要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或者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不仅时间成本高,也存在人为因素带来的服务质量问题。
数字化转型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智能客服系统、移动端APP等方式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客户不再需要亲自前往银行,只需要通过移动端或者网站进行交易、查询等操作即可,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另外,数字化服务还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推荐,提升了服务的个性化和用户体验。
02.数字化能够实现金融风控和数据安全
数字化转型也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加先进的风险控制和数据安全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风险,预防欺诈和违规行为。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金融机构的反欺诈能力,减少欺诈行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另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更加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交换,保护客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总的来说,数字化转型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诸多商业价值和利好,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同时也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数据安全能力。因此,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传统的自动化已经无法满足金融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下很多金融机构都还处于自动化技术状态,受市场环境和同行的影响,很多公司也在加快步入数字化,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呢?
03.金融企业要实现从自动化到数字化转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数字化战略:金融企业应该首先制定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的目标和方向。这需要考虑到客户需求、市场趋势、技术发展等多个因素,以确定企业的数字化重点和投资计划。
整合数据资产:数据是数字化的核心资产,金融企业应该整合和管理数据资产,确保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从而为数字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金融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获得更多的数据来源,例如从社交媒体、物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收集数据。
应用新技术:金融企业需要应用新技术,例如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体验。这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投入和支持。
优化流程和组织架构: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新设计流程和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数字化环境。金融企业应该优化流程和组织架构,以提高效率和响应速度,例如采用敏捷开发、迭代开发等方法。
金融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每个方面都很重要,都需要金融企业加强投入和努力。但如果要从中选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认为是应用新技术。
应用新技术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可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体验。
智能客服系统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客服来解决方案的,它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与客户进行自然交互,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客户服务。
在金融行业中,AI智能客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它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催收、账户查询、贷款申请、投资咨询、理赔服务等等。通过智能客服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与金融机构进行交互,获得及时、准确的服务,避免了繁琐的人工服务流程和等待时间。
注意:市面上我们所见的AI智能客服系统种类繁多,企业在选择时应当根据自身涵盖的业务范围、需求、规模体量情况来看。
举例:金融贷款公司常用的AI智能系统,可以设置话术然后模拟人声,对客户进行咨询。具备智能应答功能,能够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出现被停顿、打断等情况时能够正常回复客户。AI智能机器人系统可以控制拨打时段、频次,避免被封号的情况发生。
将客户意向度进行分类,并将通话记录生文字,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客户画像和洞察,帮助机构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批量化导入拨打名单,减少了员工录入客户信息繁琐工作,提高办公效率。
智能客服系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客户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和增强客户黏性,因此在金融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如果金融企业不能及时采用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业务中,将会错失发展机会,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因此,金融企业需要积极投入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市场份额。
金融科技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多位监管部门人士和专家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金融 科技 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推动了整个金融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也加大了风险防控难度,需从多方面加以应对。此外,还需加强监管 科技 应用,用 科技 手段来监管 科技 。
大数据是金融服务的基础
从金融和 科技 的关系看,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 科技 正从外在的辅助支撑变成内在的改造力量,已经成为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颠覆性 科技 在金融中的创新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金融服务供给的方式。
“市场一般将金融 科技 概括为‘ABCDE’:A是指人工智能,B是指大数据,C是指云计算、云存储,D是指分布式记账、区块链,E是电子商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在“ABCDE”中,大数据最为重要。它是所有 科技 的支点,也是金融服务的基础。人工智能、云存储、分布式记账和电子商务都离不开大数据。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会副主席、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金融智能化是金融 科技 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金融智能化代表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广的生产要素内涵,是金融 科技 发展的高级形态和必然方向。目前,围绕人工智能,我国已经将一批金融 科技 产品投入试点,相信将来我国可以在金融智能化的顶端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安全保护刻不容缓
易纲认为,金融 科技 发展和大数据运用推动了整个金融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同时也造成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鸿沟等问题。
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看来,金融与 科技 的深度融合在创新金融产品、再造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也改变了金融运行机理,加大了风险防控难度,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比如,数据安全保护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从内部专网转向互联网,大量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同时,部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数据保护意识相对不足,对数据泄露环节和危害认识不到位,而不法分子窃取数据的手段却不断翻新,从面对面诱骗到远程网络攻击,从木马病毒到“短信嗅探”,个人隐私泄露等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业务交叉风险也不容忽视。范一飞称,金融 科技 背景下,金融混业经营更加普遍,多种业务交叉融合,导致风险交织复杂、难以识别、外溢加剧。从隐蔽性来看,一些金融 科技 创新产品通过粉饰包装,增加了金融监管界定和识别的难度,使风险隐蔽性增加。业务交叉风险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稳健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给金融管理部门穿透式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带来了严峻挑战。
提高监管 科技 水平
易纲认为,针对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鸿沟等问题,应从多方面应对。一是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该透明的一定要透明,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严防隐私和商业秘密被滥用。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四是要保留传统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务方式。
范一飞表示,要固本强基,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比如,优化数据治理。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加强数据标准、数据模型、资产目录建设和管理,理清数据权属关系,做好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的科学界定,打造金融数据“通用语言”,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强化数据保护。遵循“用户授权、最小够用、专事专用、全程防护”原则,充分评估潜在风险,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综合国家安全、公众权益、个人隐私和企业合法利益等因素做好数据分类分级,实现数据的精细化管理与差异化防护,把好安全关口,严防数据泄露、篡改和滥用。
蔡鄂生表示,金融 科技 发展给监管带来挑战,金融 科技 正在重构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务之间的逻辑,使得很多新兴业态游离于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外。监管者缺乏充分技术手段对金融 科技 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追踪和及时预警,从而可能出现监管缺失,产生众多问题。强化 科技 监管的应用实践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科技 发展使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穿透性监管,不过基于 科技 的金融监管方式正在日渐发展成熟,用 科技 手段来监管 科技 ,有助于加快发展金融 科技 。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如何发挥金融投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发挥金融投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最关键的是努力加快金融产业自身改革与发展。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金融发展由“政策红利”步入“改革红利”阶段。
金融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建立一个改革创新、竞争有序、监管适度、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
(二)坚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现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不局限于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更多要从金融环境、创新环境、营商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要动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利于构建支持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形成要素组合的新优势,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赶超,是最好的实现路径。
(三)坚持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点,为地方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铁路等重点产业发展基金、金融租赁、银行间私募债等金融工具和手段筹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四)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企业是投资、生产的组织核心和运营主体,要保证经济增速,转变增长方式,稳定就业水平,一个关键条件是企业能高效获得成本适当的融资支持。
由于中国正处于加快金融改革进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部门存在“财务软约束”等原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
通过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统一征信平台,通过发展***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建设民间金融街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制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在信贷、债券、保险等方面也推出了大量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五)坚持以金融合作开放为特色,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优势。
按照“金改八条”的要求,加快探索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信息、产品开发、技术联通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有利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总体金融制度安排。
(六)坚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改革和发展要牢牢坚持一个底线,就是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业关系社会大众,涉及经济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中国去产能化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市场运行,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
历史经验告诉大家,一旦爆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强大冲击。应该加快建设金融综合统计制度和金融运行监测平台,继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并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为什么说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呢?
第一、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行业趋势。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拓宽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战略选择。金融科技简化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融达客户的全新途径,推动金融机构实现服务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再造、运营管理变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例如各大银行都在加大企业手机银行建设用于服务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来说,线上服务能更加便捷的满足企业需求。
第二、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把金钥匙。通过线上服务、生物识别等便利化服务,同时通过引进海关数据、工商数据、税务数据等第三方数据建立模型,提升风控能力,使业务能覆盖到更多的中小企业,促进普惠金融加快发展。应用线上模式促进中小企业、中小客户以及初创企业融资,是突破物理网点局限、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新途径。
【拓展资料】
金融科技的关键是金融和科技的相互融合,技术突破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所以结合信息技术对金融的推动,可以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金融触网
2005-2010年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加快世界互通互联,使得互联网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对金融业也产生了些许改变。
具体表现为金融触网,简单的传统金融业务线上化,通过IT技术应用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典型代表为网上银行,将线下柜台业务转移至PC端。此时,IT作为后台部门存在,为部分金融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或者科技企业扮演技术服务或解决方案提供商角色。
第二阶段:互联新金融兴起
2011-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沟通成为可能,极大提高了网络利用的效率。
这一阶段具体表现为传统金融类机构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同时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应运而生,使得移动支付成为可能。此时,互联网在金融业的渗透率逐步提升,但并不改变传统金融的本质属性。
第三阶段: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
2016年至今人工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日益成熟,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新的科技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交易决策的过程、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如数字货币、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至此,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对传统金融产生变革。
依托金融科技推动业务转型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融科技推动各行业转型、依托金融科技推动业务转型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